古典小说->四书五经-左传

,还是有人沉下心来思索社会。 人生、宇宙的一些重要问题。就这一点而言,我们这个浮躁轻慢 的时代,是不是也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呢?莫非现代化就是让 大伙儿急功近利地全往一条觅食的道上去挤吗?莫非我们真像动 物一样只知道吃饭穿衣?莫非我们除了物质、金钱以外,就什么 也不知道,什么也不关心了吗?
  话说回来。
  晏婴所讨论的“和”与“同”,很典型地代表了咱们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。
  和与同,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,它们的表现有一致性,。但在 实质上,它们完全不同。同,是绝对的一致,没有变动。没有多样性,因此,它代表了单调、沉闷、死寂,它也没有内在对活力和动力,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东西,也不符合宇宙万事万物。 起源、构成、发展的规律性。
  和,却是相对的一致性,是多中有一,一中有多,是各种相 互不同、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相互调节而达到的一种统一态、平 衡态。因此,它既不是相互抵消、溶解,也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, 而是融合不同因素的积极方面结成和谐统一的新整体。它保留了 各个因素的特点,又不让它们彼此抵消,因而是一个具有内在活 力、生命力、再生力的整体。
  和的观念,既是宇宙万物起源、构成、发展的规律之一,同 时也是咱们祖先对事物的独特理解。换句话说,和的内涵,既包 括了自然规律,也包括了人的理智对秩序的追求,即人为的秩序。
  和的观念被付诸实践,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。国 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:君臣之间、官民之间、国与国之间、朝野之间,相互理解、支持、协调,利益趋于一致;文学艺术的最 高境界也是和谐:有限和无限、虚与实、似与不似、刚与柔、抑与扬等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,相互补充,相互调节;人们 处理事务、人№关系也崇尚“和为贵”,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、分歧,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,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,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。
  我们还应注意到,“和”的最终旨归,是人的内心的心性平和, 也就是说,“它的最后落脚点,还是人自身的生存状态。因此,它是内向的,而不是外向的;是人本的,而不是物质的。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鱄设诸刺吴王僚(昭公二十七年)
  ——刺客的赌博游戏
  【原文】
 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①,使公子掩余、公子烛庸帅师围潜②,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③,遂聘于晋,以观诸侯。....

页数:92/107
码字不易,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,您又有闲心的话,请点击广告支持